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悟 > 名家说禅 >

实修心语分享:“自性”是指“主体”在法界的存在

源自:禅吧网 作者:杨海鹰


《如何安心如何空》摘录

 
八.有相部(关于形而下的修习讨论)
(第二部分)
从修证的具体体验来说,无论什么层次的肉体,对主体而言都只有通与不通两种状态;而不同层次的能体,对主体则只是密度上的差别。因此,各种修习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简化成如何使肉体通畅和能体空灵两个基本问题了。从感知上来看,对肉体的感知主要是靠身,而对能体的感知主要依赖于心。两者的感知程度也有较大差别,前者较为粗、重、实,后者更偏于细、微、虚。由于肉体和能体空间上是相重的,所以在肉体真正畅通之前,我们的感知会更倾向于肉体,而对能体的感知只有在肉体通畅、轻快以后才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形而下的修习功夫一般都是从肉体开始,逐渐过渡到能体的。
可以用于改变肉体状态的方法有很多(参见本篇第一学部),但到了后期进入静坐阶段之后都会归结到一个问题上,那就是如何激发体内的“灵能”。
“灵能”是佛性向客体方向投影的结果,是由空性→空相→能量(光)→色→物质依次化现或凝聚的。当化现到物质层面时,“灵能”以“内能”的形式蛰伏起来。如果能使肉体松弛、涣散至对“灵能”的束缚力减到足够低,就有可能让其中所蕴藏的能量得以释放,同时化解肉体,实现所谓质能的转换。肉体修炼的第一步也就是让肉体能放松到使其所蕴含的内能动起来,然后只需要跟着或顺着这股能量前行即可。
修证经验表明,心轮(中丹田)是这种能量最容易展现的地方,密宗或瑜珈修法中其他的脉轮也都是能量较易被感知并释放的位置。
通过吐气、持咒或其他练习方法,都可以激发这些部位的能量。附录六-九收集了四个作者在习的密咒方法,有缘的读者可以参考。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