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悟 > 名家说禅 >

实修心语分享-26:超越八识的相

源自:禅吧网 作者:杨海鹰


《如何安心如何空》摘录
八.有相部(关于形而下的修习讨论)
(第四部分)

需要强调的是,“灵能”对形而下肉体和能体的转化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体验上来看,“灵能”作用于心轮处产生的“振动”最初表现的比较粗重、强烈,“灵能”受阻产生的“振动”的源头也显得比较硬实,空间上与大豆颗粒的体积相仿。这种因“灵能”作用而显现出来聚积于心轮的能量点,实际上就是累世以来无量业障在心头的郁积,在其借助“灵能”的振动力,沿着脊柱上行的过程中将逐渐转化成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一次升华。随着一轮一轮的升华、转化,修习者对内在“振动”的振源的体会将变得越来越微细,“振动”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所展现的空间也越来越空灵,当“振动”细微至较主体的“我”更微细时,其释放的能量就可以化解或超越这一层次的“我”相了。伴随一层层“我”相的破灭,主体将最终与“振动”相合成为一个整体。

对“灵能”源处的感知受主体自身立足之处的制约,主体越空灵、越接近真我,感知的就越微细,当证达空性后,两者就会完全相融合一。

在利用“灵能”转化形而下能体和肉体的操作中,主体和“灵能”的作用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说明:未证达自性之前,主体的任务是负责清理“灵能”“喷泉”外围的障碍,使之不要妨碍“喷泉”的喷出,同时融入“喷泉”强化“灵能”对客体的转化和自身空间的扩展;而“灵能”的任务是负责融化、冲刷所经通道的所有障碍,并逐渐向外扩展所占据的空间。当证达自性之后,由于主体和“灵能”的源头都是一个,所以这种转换的功夫也就只有一个主体了,那就是所谓“空性”的力量。进入这一境界之后,“空性”的力量就可以直接源源不断的展现出来,作用于不同层面的客体,使之化解并“空”掉。形而下功夫的修炼到此也就转入了无修而修的境界,我们关于形而下修习问题的讨论也就自然该结束了。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