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悟 > 名家说禅 >

实修心语分享-33: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

源自:禅吧网 作者:杨海鹰


《如何安心如何空》摘录

什么叫“观”  怎么“观”
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
 
我们对主体的体认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大家知道你的那个“主体”在哪儿吗?找找看,在哪儿?脑袋里头?你们在这儿听我讲话,哪儿在听,只是耳朵在听?你们知道自己坐在这儿,怎么知道的,是脑袋知道的吗?你们知道脑袋在想问题,是脑袋在想的吗?如果是脑袋想的,它不可能知道自己在想问题。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想问题,那么那个知道自己在想问题的东西一定不是正在想问题的脑袋,而是在它的后台。这就是一种训练,我们叫“观”。

“观”首先要确定观的对象。你知道这个对象了,确认它了,因为你看到它了,然后再反观自己在哪儿?如果“观”着了,就从这个层面退到深一些的一个层面了。就这样一步一步往回退。

具体怎么操作呢?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叫“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实际就是操作,作用就是操作。比如说,问我手在哪儿呢?我不知道,怎么办呢?我先去拿这个东西(一支粉笔),一拿这个东西,我知道手在这儿了。不拿的时候不知道,所以要去动,不动就不会知道。如果手在那儿动,我还不知道,就去拿一个东西。但是我们习惯了的做法是,一拿起东西,就关注被拿的东西了,而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拿东西的手指上,这是我们的习惯。所以训练时就要在这个操作过程中体会到这个的存在(指手指)。因为体会被拿的粉笔的存在没问题,重点是要体会手指的存在。方式就是不断地捏,不断地拿。到某个时候,你可能就会突然反观到原来是手指在拿,这时你的注意力就会放到手指上,而不会总是放在被拿的粉笔上了。如果有了这样第一次经验,后面的操作,道理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对象和主体不一样而已。这就是我书中提到的训练方法,开始时是这样,到最后还是这样。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