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利益的前世今生

源自:360图书馆 作者:网络

 
    儒家提倡的道德主要是为维系社会安定服务,但在义与利、理与欲等问题上,往往将两者机械地对立起来,难以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儒家重义而轻利,甚至要求人们只讲道德,不讲利益,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生存要以利益为基础,幸福也要以利益为保障,如果离开这样的基础和保障,道德将成为无源之水。如果道德不能和利益发生关系,甚至完全对立,注定只能是口号式的道德,是脱离现实的教条,很难真正融入生活。
 
    西方社会经历了数百年的神教统治,随着人本思想的出现,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竭力证实自身力量的时代。人本思想肯定了人类追求欲望、追求利益的合理性,这一思想解放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容乐观。
 
    人类的天性是自私的,因而很难抵挡欲望的诱惑,在利益面前也很难把握自己的理智,甚至利欲熏心,因而置法律与道德规范于不顾。
 
    佛教的道德观是以因缘因果为依据,从因果规律中体现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在。和人本思想一致的是,佛教也肯定人类追求利益的合理性。从缘起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由条件所决定。世间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等生活资粮,离开这些基本物质条件,生命将无法延续。所以说,追求利益有它的合理性。
 
    那么,道德与利益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佛法认为,真正的利益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在佛经中,对善的定义是:能给自己带来现世和未来利益安乐的白净法。也就是说,善的行为和利益是互为因果的。善的行为不仅能使我们在现世得益,更能惠及未来的生命。而完整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佛教道德观的内涵,则需通过三世因果来分析。
 
    通常,人们因不了解生命的过去和未来而怀疑因果的必然性,只顾及眼前利益,不知行善必得乐果,行恶必得苦果。假如人人都能深信因果的必然性,我想人人都会乐于行善,而不愿造恶。
 
    佛教的因果思想还揭示了自利与利他的统一性。凡是真正对自身有益的行为,必然不会危及一切众生的利益。否则,至多只能为我们带来短暂的眼前利益,却因此招致更大的恶果。利人才能利己,损人必然损己,只有在“我为人人”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为我”,其过程虽为利他,但得益却在自身。
 
    佛教从缘起的角度看世界,揭示了世界是平等而相互依存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是一体的,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是一体的。所以,佛教道德观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能更好地协调自他双方的利益,协调集体与个人的利益,使整个社会的运转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标签: 今生  前世  利益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