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如何训练“把握本质”的思维习惯?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简要介绍一个典型的企业案例。
 
无印良品在松井忠三社长上任以后,不仅摆脱了过往的困难局面,还实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品牌。松井忠三对于无印良品的改革,最为关键的是建立了两本指南,一本是“MUJIGRAM”,即无印良品店铺所使用的经营指南。另外一本是“业务规范书”,是将店铺开发部门和策划室等本部业务整合到一起的指南。在两本指南中每个项目的开篇,无论工作大小,首先都会注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工作”,也就是“工作的意义与目的”。指南并不只是告诉员工“该如何行动”,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员工偏离“为了实现什么”这一工作目标。
 
“只有明白了工作的意义,才能够发现问题点和需要改善之处”,是松井忠三制定指南时的基本假设。无印良品的两本指南不仅是培养执行能力的教材,更是引导员工自己思考“如何工作”的指针。
 
换句话讲,指南不是为了工作标准化而标准化,而是为了强化全体员工“不忘初心和把握本质”的能力。只有这样,所谓的标准化才不会造成僵化。员工在面对工作的时候,能够始终从工作目的出发,灵活反应,持续改善,而不是“为了做而做”,或者“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只有这样,也才能赋予指南持续优化的鲜活的生命力。
 
正是有了两本指南为基础,无印良品通过其他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机制设计,带领公司进入全员创新和持续改善的管理状态,支撑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那么如何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训练“把握本质”的思维习惯?
 
首先,任何比较重要的事情,在决定做之前,都要习惯性地思考“为什么要做?”、“做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事情的初心越明确,后面过程中的坚守就越容易。过程中遇到各种大小问题的时候,需要做出轻重判断和选择的时候,“是否符合初心”就是最核心的依据。初衷越是笼统和模糊,遇到问题的时候越不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关于初衷的问题,需要坚持的原则是“有总比没有强”。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情,一开始很可能只有一个总体的大方向,但只要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始终坚持用初衷去做对应和判断,就一定比没有强。反过来,也正是因为有了遇到问题时一次次的对应和选择,初衷也才会变得越来越明确和清晰。比如,许多人刚开始的时候,都并不知道自己的职业使命是什么,当下的工作哪怕还算比较擅长,也谈不上有多喜欢,也并不确定是否最适合自己,自己是否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但只要一直保持想要弄清楚的念头,之后在每一次遇到其他职业选择的时候,都去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经历过多次选择之后,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也就越来越清楚了。
 
其次,决定了做一件事情之后,一定要设定预期的目标。设定目标不是为了执着于特定的结果,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更加聚焦,方向更加明确。目标和初衷之间需要建立对应关系。目标是基于初衷而设定的,目标是初衷在落地过程中呈现的结果。确定目标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件事情在落实的过程中,如果是符合初衷的,应该出现哪些重大变化才是合理的?”。
 
因此,目标显然不只包含量化的结果。哪怕是量化的结果,也通常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只要数字变化的趋势是符合预期的,那么阶段性数字本身的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的初衷,就像是一个靶点,刚开始很可能前方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道路并不清晰。基于初衷的目标制定,就像是在做模糊方向的瞄准和聚焦工作。
 
在目标逐渐实现和不断放大的过程中,让初衷一点一点地呈现,连成一条线,慢慢变成一条路,之后这条路会变得越来越宽阔,初衷也就变成了清晰明确的使命,并且脚下还有越来越开阔的道路。
 
——文章摘选自《心智成长》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