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如何认识自我

源自:禅吧网 作者:李书玲


小编按
上周有读者在《所谓帮助》文后留言问,如何认识自我?这其实是个很大的的话题,从佛法修证的角度看,所谓修行其实就是自我认识的过程。小编已经把这条读者提问转达给作者,期待作者回答的同时,感觉禅吧之前发过的一篇《我是谁?》中的这部分,其实也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节选了相关的内容再发一次,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怎么样才能真真切切地找到“我是谁”?其实原理和方法都很简单,认识真实的我,然后借由工作生活中一切情境和发生、没有分别地去散掉“我”的种子或者外面包裹的能量障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当下的“我”,找到“我”的根根,看到那个圆满无漏的存在,从而智慧解脱。进一步讲,怎么才能认识当下真实的“我”?从做个真人开始。真人不是外人眼中的真,也不是所谓的好人,坦率真诚的人……。真人是指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内在真实的反应,所有那些或者强烈或者微弱的各种念头,各种“我”的特点。只是保持对内在反应的觉察,不去做社会意义上好坏对错的分别,让它不被干扰地呈现,就是所谓的“内外一致”。
 
只有我们尝试着放松对内在反应的压制、捆绑、束缚和遮盖,它才会变得越发灵敏和鲜活,把所有的特征都呈现出来,也才是真实完整的人性。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我”的特点本质上没有对错好坏,就是一种倾向。很多人之所以会取得很大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某些特点,这些特点在成就他们的同时,到了一定阶段,又会成为进一步升华自己的障碍,而且越是所谓好的特点,越难以觉察和超越。比方说,一个人很有情怀,就会奋不顾身地去追求某个事业,甚至不顾个人得失,因此也往往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但如果太陷于情怀,就容易对短期内的结果有所执着,看不到更大事情背后的更为复杂的决定因素和多变的曲折,因此而容易在细微之处丧失洞察或者变得钝感,直到失去对整件事情的判断和把握。再比方说,一个人向来简单坦诚,在社会意义上是个公认的优点,但也恰恰正是因为这个“优点”,会让人看不到更多复杂背后丰富的人性,学习的趣味就少了许多。既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有的“我”的特点,就没有必要去做分别和强化,关键是认识和释放。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