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把握本质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高效学习,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面对复杂事物能够洞穿本质的能力”既是一个人思维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个关键。
 
概括地讲,把握本质”指的是“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要做)”是清晰的,并且与“事情本身存在的逻辑、意义和规律”是相匹配的。拥有把握本质能力的人,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识别,“做对”是因为什么,“做错”是因为什么,把事情的本质和问题的根源看清楚。
 
通常来讲,事情如果没有做对的话,哪怕短期内问题还不严重,当事人并不敏感,长期来看一定会带来负面的结果。
 
#为什么没有“做对”?
第一种可能是最初的目的和意义就不清楚,为了做而做,习惯了这样做而做。
第二个可能是,“做一件事情所追求的目的和意义”不符合事情本身的逻辑。
第三个可能是,更多人参与进来之后,走着走着忘了为什么出发,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利益诉求,出现分歧并越发显著,从而导致相互之间渐行渐远。所谓“目标”,慢慢变成了形式主义或者偏离了最初的目的。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家长给小孩报了几个兴趣班,问家长“为什么报这些班?”,家长回答“别人家孩子都报了”。再问家长“上这些学习班对小孩会有啥帮助?希望小孩有啥收获?”,家长回答“估计要看小孩的努力了,上上看吧,多学一点总没坏处”……。
 
显然,上面所举例的生活场景中,当事人选择做一件事情时的初衷和要达到的目标都是模糊的,也不符合事情本身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做的过程中,方式方法也是随机松散的,当然不太可能有显著的效果。一旦效果不理想的时候,归因也容易是模糊的。比如在上述的例子中,小孩子上兴趣班不仅没学到一项额外的技能,还影响了学校课程的学习,甚至还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心里抗拒、影响了身心健康。家长却归因为“没有选对合适的兴趣班”。
 
事实上,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类似问题的发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只要我们没有刻意的训练“把握本质”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能力,思维就很容易出现惰性,处于“习惯性重复”的状态。以往习惯了怎么就一直延续,成为下意识的反应,从来没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
 
如果过往的经验曾经获得过成功的话,这样的惯性就会更强,所谓“成功是失败之母”就是这样发生的。即使过往成功的经验并没有带来习惯上的固化,人们的思维也容易处于一种“被动的和随波逐流”的状态,想起一出是一出,走到哪里是哪里,遇到问题的时候,根据当时能够想到的因素做判断,或者因为别人的影响而做出判断,经常偏离了初衷却并没有觉察。
 
—— 文章摘选自《心智成长》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