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关于使命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shuling
 
使命的意思大体是“承担重大责任”。这里面就隐含了“如何定义重大责任?”、“有没有能力承担?”、“愿不愿意承担?”、“承担的指向和原始动力是什么?”等一系列的命题。

根据人们对这些命题的认知和践行程度的差异,通常会处在不同的使命状态当然,“没有使命”或者“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使命”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我们在这里试图通过一个框架来说明使命状态的差异以及决定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

1
我们用三个主要的维度来构建这个框架:关注点、重心和根。
 
关注点” 是我们平时注意力聚焦和放置的地方。
 
比方说,大多数人每天睁开眼睛之后,关注点基本上都在外面,如果我们的眼睛看着一个人,但是脑子里在想别的事情,这个时候,关注点不在对面的人身上,而在脑子里想的事情上。

关注点跟一个人的“在意”和“追求”有直接的关系。越是在意和想要追求的事情,越容易吸引一个人的关注点。
 
同样是努力做一件事情,更在意的是自己还是他人,决定着一个人关注点的核心差异以及做选择时优先排序的不同。因此,我们把“关注点的维度”区分为“为自己”和“为他人”两个方向。
 
重心” 是一个人身心在当下的着力点。
 
和身体重心的一样,如果我们心里的重心倚靠在外在的事物或是人身上,一旦被依靠的事物或者人出现波动,我们的重心就会不稳。跟身体重心的感觉相似,只是身体的失重会造成不同程度地摔倒,而心里的重心一旦不稳,大致会出现心慌、感觉心被抽空或者瞬间崩溃之类的感受。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重心最明显的不同是内外的差异,自己的身心能够立得很稳还是需要外在支撑。如果一个人的关注点和重心都在外面某个事物或者人身上(往往是比较重大的事情和自己非常在意的人重心最明显的差异是内外的区别),这个时候,重心和关注点是重合的,而被关注的人通常会感受到一种压迫感。
 
基于身心着力点的明显差异,我们把“重心维度”分为“向外求”和“向内求”两个方向。
 
” 是一个人生命的来源和源头。
 
这里的“根”主要指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根、或者说“我”的根,而不是肉体的来源。
 
所谓的“生命实相”也主要是指一个人内证到“根”的存在。从而因为生命观的升华而带来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构,基于更高的生命层次来经历当下的生活。

对于每个人而言就像是背景一样的存在,背景一直都在,我们不可能跳出背景,区别只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在下文图1中用虚线示意)。
 
因此,“根的维度”首先体现为“有”和“没有”的差别,“没有根”指的是没有体证到究竟的根。换句话讲,究竟的根只有一个,自己认为的根只要不是究竟的根,都不算有根“有根”的情况下,根据个体的重心与根之间关系的差异,同样存在层次的不同。
 
2
基于以上三个维度,我们把一个人的“使命状态”大致分为六种情况。前面四种情况下都是没有体证的“根”或者“无根”的状态,后面两种情况则是“有根”情况下的层次差异。
 
如下图1所示:

图1:使命状态分类
 
1.“欲望加强版
典型特征是“向外求”和“为自己”。关注点在自己,更在意和追求自己的满足,重心则是向外求,通过外在获取来满足和证明自己。因为强烈渴望外在认可,所以非常努力,有可能已经获得了社会意义上的很大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主观为自己,客观也为了别人,因为重大的事情往往不是靠一个人能够实现的,至少需要一定程度的共享和共赢作为基础。
处于这种使命状态的人,随着所拥有的物质和名声的增长,使命也会呈现出不断放大的状态,并且会逐渐从物质追求走向精神追求,不仅仅满足于用物质量级来证明自己,并且希望获得有情怀、慈善家、回报家乡、为社会做贡献、引领行业发展….”之类的名声和身份认知,寻求一种精神和道德上的优越感。
无论使命描述得多么激动人心,哪怕自己也被深深地感动,只要不改变“向外求”和“为自己”的模式,终究也不过是“欲望加强版”,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结、矛盾和心灵拷问而逃不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规律。
 
2.“责任加强版
典型特征是“向外求”和“为他人”。因为投入一项事业的初衷是为了他人而更加奋不顾身,很容易不顾当下的能力而去追求一种大义名分的目标。
这种状态的人很容易被一种正义的、理想主义的社会情怀所感染,倾向于用一种类似于原理原则的标准去做选择和判断。与此同时,因为目标距离自己还太遥远,能力无法支撑理想实现,注意力又经常被他人所牵引而关注不到自己的当下。
因此,所谓的原理原则因为不能一以贯之地应对到所有复杂的事情当中,人就很容易脚不着地,追求和原则道理都是对的,却始终看不到也解决不了真实复杂的现实命题,因此而缺乏力量感。对他人有感召力,却无法给别人“理想能够实现”的安全感。
甚至更进一步,处于这种使命状态的人,很容易潜藏着一股根深蒂固的道德优越感,“我都是为了别人,又不是为自己,我怎么可能会有私心呢?”,事实上,道德优越感本身就是一种私心,不过是更为隐蔽、更加难以觉察而已。
 
3.“内在关注的有限承担
典型特征是“向内求”和“为自己”。
关注点在自己,希望借助于工作生活让自己得到成长和发展,变成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地不顾自己的能力去追求外在的证明。同时重心也在自己身上,不太轻易被外在事物所牵走。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会基于自己的能力而去承担责任,做选择的时候,会首先衡量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担当,所以有时候会显得成就动机不是很强,类似一种有限承担的状态。
与此同时,因为重心在自己身上,也会容易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产生内在质疑和缠绕,因为他人的情绪而做过度的内在归因,怀疑自己能力不够。因此,这种状态的人因为“内在的扬展”不够而显得没有力量感,同时因为过多的内在缠绕而容易出现精神孱弱。
 
4.“内外一致的平衡担当
典型特征是“向内求”和“为他人”,关注点向外,重心在内。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虽然重心在自己身上,注重内在的成长,但因为不缺担当精神,拥有很强的为他人做贡献的动力。因为有外在力量的牵引,所以内外会相对平衡。
当然,这样的平衡往往是一种动态平衡。在面对和承担的过程中,经常会容易因为外在事物或者人过于重要而导致重心偏离或者前倾,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执着而导致身心过渡消耗。
与第三种情况相比,“为自己”的情况下,重心很容易向内倾斜而跟外在切断,严重的情况下,沉溺在自我的纠结中而无法继续承担。“为他人”的初衷更容易导致重心向外倾斜,因为太想要承担而不顾自己的能力和身心状态,也容易导致内外之间出现断裂,严重情况下,身心健康濒临崩溃而不自知。
只有当一个人始终保持觉察,才能在各种情境下保持动态的内外一致和平衡,这本身也是需要练习的功夫。

5.“连着根的呈现
如果我们能够一直努力做到内外一致的真实,对外始终保持面对和“我”的扬展,不断的外化,与此同时,对内保持觉察,相信根的存在,保持对“内”的向往。那么,在不断外化的过程中,重心也会自然地向内回退,持续深入,直到某一个资粮具足的时刻,内证到“根”的存在。
刚开始“有根”的情况下,我们的重心很可能和“根”之间还有距离,只能把“根”作为一个参照标准而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渐渐地能够连着“根”去面对睁开眼睛的一切生命活动,有种类似于管道接通的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使命会从不同层面的我的追求变为对于接通根部的管道的顺应,因为能够体证到生命实相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恩心,从而有了前所未有的想要承担和帮助他人的动力感。
然而,“顺应”和“动力感”之间还存在落差。一方面有强烈的基于感恩的承担精神,会时不时的呈现出一种隐隐的冲动感和着急感,甚至想到“使命”两个字就会在心里产生涌动的感觉。另一方面,因为管道还比较细、不够通畅、甚至有断掉的可能而让人感受到一种“阻力感”或者“无力感”,呈现出一种貌似看不到出口或者仿佛有点被压着的茫然感。
本质上都是因为连着根的管道还太细微、不够通畅,以及从根到自己的重心从自己到外面世界两段之间的力量和通畅程度不均衡所带来的。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缺乏进一步细微而深入的觉察,就会出现如下的情况: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细品“根”的时候,“根”是在的,是连着的。而一旦关注点向外,开始面对外部世界的刹那,“根”就断了,甚至已经偏离了很远而不自知。

6.“根的呈现
当我们的重心渐渐与“根”重合,经历许多次“断掉”或是“前倾”的不稳定性检验,随着功夫的进一步深入而变得稳定,并且慢慢与“根”开始一体化。这个时候,使命就不再有任何的冲动感、茫然感或者无力感,而是一种当下的平常和自然。
大事或是小事,做事情的时候或是不做事情的时候,都是“在状态,自然应对”,都是“体寂用显”。
有时候,没什么大事需要应对的时候,功夫的效率反而更高。就事情本身的变化发展而言,天时地利人和,本就是人世间最美的画卷。
3
使命状态的差异表面上看似乎是由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的,而一个人的三观实际上是由其生命观所决定的。换句话讲,一个人怎么认识生命决定了他/她会选择如何活着、如何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生命实相”是客观存在,真相只有一个。所谓的生命观意味着“我们对生命实相明了的程度”决定了我们各自生命层次的差异,而生命层次则主要体现为“一个人是否有根”和“重心所在的位置”的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使命状态不是一个人主观意愿的选择,而是其真实生命状态的自然呈现。
 
通常而言,一个人的使命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会经历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外在承担和内在成长之间需要动态平衡,只有足够深入的内在成长,才能支撑起不断加码的外在担当。
 
如果一个人想要追求崇高的使命,承担重大的历史责任,最需要做的就是从认识当下真实的自己开始,在不断接近“生命实相”的学习的过程中,让使命自然地呈现、持续升华。
 
认识自己是学习的基础,由内而外的成长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