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关于“听”的能力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倾听的本意是为了明白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作为一种吸收能力,关键是需要抗干扰,主要是自我的信息假设与解读以及情绪的影响。与音视频资料的倾听相比,临场倾听发生干扰的概率更高,尤其是一对一互动时。当一方的注意力集中在另一方身上时,时时的交流互动中,一旦发生干扰往往更难以察觉。
 
为了提升“听”的效率或者更好地训练“听”的能力,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练习:
 
第一,保持心态开放,不做假设和选择地听。
在倾听之前,我们有可能已经掌握了对方的一些背景信息,但在听的时候,要把这些信息暂时都忘掉,只是简单地去听。然而,在实际情境中,通常我们很容易会带着预设去听别人的表达,甚至是选择性的倾听,去印证自己心中已有的假设。所以越是亲近的人之间,倾听的质量和耐心往往会越差,亲近的人会因为熟悉而更容易让人建立根深蒂固的预先假设和刻板印象。
 
第二,用心倾听,而不仅仅只关注文字和逻辑。
文字作为人们表达意思的一种方便,本身就存在局限,更何况人们在用口语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没有语病、简洁清晰、逻辑严谨、完整连贯。尤其是当一个人在表达中带着情绪、纠结、犹豫或是隐晦的意思时,就文字本身,很容易会出现欲言又止、言语不连贯、只言片语、意思含糊之类的情况。只有用心去倾听,在听的当下不执着于文字本身的意思,用心去感受对方的表达,才更有可能识别和分辨文字和声音背后“本意与情绪、客观与主观、观点与试探、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差异,真正听懂对方的意思。
 
第三,听的过程保持平等和尊重,而不是随意的回应,让对方有表达的意愿和安全感。
当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主角是对方而不是我们自己,需要避免“急着显示自己听懂了”或者“急着评判或改变对方想法”的举动。一旦我们在自己的语言、肢体或是眼神中流露出类似不耐烦、轻蔑、否定、质疑、知道别人秘密时的错愕等信号,都会瞬间影响对方表达的意愿、心态和安全感。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感同身受的理解,才能获得更为真诚和深入的信息。这个问题在上下级之间沟通时尤其需要注意,否则上级很难获取来自下级最真实的信息,很难听到真话。
 
第四,听的时候尽量保持专注。
过程中一旦感觉头蒙或者心里不舒服的时候,通常要么是没有听懂,出现知识概念、语言文字或者逻辑方面的障碍,要么是因为受到对方某句话或者情绪的触动而自己开始产生情绪或是杂念。如果是前者,最好的方式是及时地询问对方,“对不起,刚刚我没听懂,您能不能再解释一下?”,如果对方愿意的话,就会尝试换个表达方式或者通过更为细致的表达让你听懂。哪怕对方暂时不愿意再解释,这样的及时反馈也有利于提醒对方把握沟通的强度和深度。如果是后者,在意识到的时候,要一边听一边做让自己放松和管理注意力的工作,比如通过吐气的方式,把注意力从杂念和情绪上脱开,回到倾听上面。实在不行,宁肯先缓一缓,也尽量不要勉强去听,因为一旦注意力偏离,又带着情绪的话,反而容易带来负面的效果。
 
第五,有意识地做练习。
听完对方表达以后,做简要概括和确认,“”我再重复一遍,您是不是主要讲了这几个意思……”。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助于检验自己听的能力,同时也一并训练了总结表达能力。
 
——文章摘选自《心智成长》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