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向内求:从改变反应模式的方向开始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01
向内求的基本假设是:世界是内心的化现,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呈现出怎样的世界,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经历怎样的事情。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你是什么样的人,不是由你外在的标签(包括长相、出身、学历、职位等)和人设决定的,这些就像穿在身上的一层层外衣而已。
 
一个人究竟是谁?这个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取决于从小到大经历(包括父母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中所有的“在意”留下的痕迹以及出生时神识里面就带着的信息,主要体现为一个人大脑中的知识经验领域和思维能力,以及心灵特质所呈现出的精神气质。
 
概括地讲,一个人的大脑思维领域和心灵特质决定了其反应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本能,从而也就决定了其所生活的世界,既包括物理空间的世界,也包括心灵的世界。
 
大脑思维能力如果不主动保持开放和持续探究真理,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屏障。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会出现路径依赖和轨道僵化,屏蔽新的事物和变化。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又容易受到海量信息和知识概念的污染,无法形成判断力。
 
一个人的心灵里面包含了各种能量种子,随境生发,旧的种子释放的同时又会染进去新的种子。如果我们不主动觉察,面对外部环境的时候,心里的反应无论喜怒哀乐就像是本能,没有道理可言。

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总在外面,遇到冲突的时候总是向外归因,那就意味着旧的种子释放的同时,会染进来一个相似的更为强化的种子。所以,我们才会发现,许多人虽然经历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却似乎一直在同一种反应模式中来回重复而走不出来。
 
心灵是对大脑层次上的超越,因为用心相比于用脑而言,对外部世界的觉察更为全息。各行各业凡是发现优秀的人,都是善于用心的人。在一件事情上成为专家,意味着人一旦面对这项工作的时候,容易因为熟悉专注而处于一种一往无前的接通的状态。在这样用心的状态下,心脑合一的情况下,也才能超越大脑知识经验的屏障和思维能力的局限。
 
与此同时,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真正干扰我们的往往是心里的不舒服感所引发的大脑的各种杂念和想象,甚至深陷在情绪中无法自拔。哪怕是外表上强制自己显得若无其事,心里面的杂乱无章、跌宕起伏或者不寒而栗是真实存在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跨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能够解决多大的问题,承担多大的责任,是由其心灵的力量和所在的层次决定的。死扛能够训练力量,但超越不了层次,并且可能因为当下层次力量的增强而强化了这个层次的能障,因此更加难以超越和升华,迟早会有强弩之末的时候,甚至会遭遇瞬间崩溃的风险。伪装当然就更不可能。
 
02
所谓向内求,是借助于外面世界所有的发生来觉察自己心灵的能量种子,训练自己用心的能力并通过去掉能障来持续提升心灵的层次。
 
具体而言,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任何人,只要自己的心里被触动,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体会自己中丹田升起的能量,先接受自己“又一次被动到了”的事实,通过吐吐气或者身体松动一下而让自己收紧和提起来的心能够放松下来。接下来,持续地吐吐气或者找没人的地方吼几嗓子,或者去KTV,...... 。关键是转移注意力,不要去反复分析和纠结事件和相关的他人。
 
心里如果被激起了一团能量,可能有被堵住的感觉,也可能像是被大石板压着,可能会有心慌或者心悸之类的感觉,吐气或者念念心经可以帮助疏散,前提是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即便是啥不做,只要不去对抗不舒服感,而是“不做抵抗地受着”,就像天空的某一朵云彩,不去管它,慢慢地它自己也会散掉。
 
只要我们能够借由心被触动的机会而散掉一重能障,同时又不沾染新的种子进来,就是一次由内而外的改变,一次真正的彻底的进步。从此之后,是什么事儿不重要,什么人不重要,只要是同等量级的挑战和干扰,对自己而言就都不再是障碍。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人们在遇到事情挑战和人际冲突的时候,通常的反应方式是,注意力瞬间会被面临的事情和涉及的人所牵引。
 
有能力的人通常是勇往直前而不逃避的,虽然也会不舒服和纠结,但更多的精力会用来想尽各种办法也一定要达到预期的结果和目标,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忽视或者压制自己心里的感受。虽然事后会发现自己的力量增强了,但是消耗和沾染却往往在所难免。
 
力量不够的人,一般会选择拖延或者逃避,要么外部归因,要么道理上内部归因,却除了自我否定以外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

遇到问题的时候,无论我们的注意力被事件和涉及的人所牵引,反复分析、权衡和纠结,陷入情绪里抱怨、控诉或是自怨自艾;还是被预期的结果所控制,强制自己使命必达、成败论英雄,都不是真正的向内求
 
过往我们习惯的反应方式,就像是条件反射一样拥有超强的惯性。而始终保持“向内求的方式”面对外面的世界,跟我们常规的反应模式相比,方向却是相反的。
 
“无论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够把注意放在自己心里的反应上”,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遇到社会意义上看似不公平、不合理、被冒犯之类的事情时,更不容易做到。所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在任何情境下都能够一以贯之做到的人,一定是非常稀缺的,也才有机会朝着终极智慧不断前进。
 
向内求”如果不能形成自己的身心的本能反应,就永远只是个道理而已。要想真正做到,就必须从“改变反应方式的方向”开始,从每一次意识到心被触动或者情绪升起的刹那开始。
 
哪怕一开始比较滞后和生涩,也一定要努力在事情发生的当下调整和扭转自己的反应方式,并慢慢形成新的反应习惯。
 
认识自己是学习的基础,由内而外的成长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