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由内而外的成长是最高效率的学习:向内求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以下文章来源于职场高效学习,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前几天跟朋友聊起来“向内求”的话题,人们对于“什么叫向内求”的认识不同,于是,“向内求”也就存在不同的层次差异。从外在呈现的特征上看,大致包括以下类别。
 
01
//第一  执着的外求
无所谓“内外”的概念,外在追求占据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外在追求包括工作收入、投资和其他收入、职位职级、名声地位、他人与社会的认可等,并且最好能够以“最大性价比”的方式拥有,比如“钱少事多离家近”,“台风来了,能够站在风口”。
 
这样的人以成败论英雄,所谓的成败主要是指“外在获取”的数量、时间和投入产出比。焦虑是这类人的典型特征。他们害怕错过机会,害怕机会来了没抓住,尤其是看到同龄人比自己更成功的时候,焦虑感更为强烈。
 
//第二  内求是为了外求
这类人通常看不上那些“投机取巧”和“凭运气躺赢”的人,认为这样的人即便因为侥幸暂时获得了“外在回报”,也很难持续,并且认为能力浅薄而苍白却有收获,是典型的“德不配位”。他们坚信只有一个人的能力才能支撑更多并且更加持久的外部获取。他们对于能力的定义更多是指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宏观视野、经验阅历、判断力等。
 
这类人往往拥有“证明自己能力”的光鲜的背景,比如学历、职位、专家身份等。他们也往往会有一定的成绩,但会因为骨子里透着骄傲而容易给人居高临下的印象。
 
// 第三  在外求中内求
这类人无论是否受过高等教育,会相对较早地进入社会。他们没有或者不受所谓专业背景的限制,在机会的碰撞中谋求生存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逐渐摸索经验,从而取得事业上的成绩。
 
这类人相信事业是闯出来的,通过不断试错找到对的事情和方式,不怕面对挫折和困难。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为了进一步实现事业上的发展,在与事业的相互带动下,进一步“向内求”,相信“只有锻炼内功”才能支撑事业规模的不断放大。所谓的“内功”对于企业而言,主要指经营管理意义上的商业模式设计和组织能力打造等。对于个人而言,则主要是承担更大事业和面对复杂命题时的“心灵承受力”和“洞察力”。
 
这类人因为一直在面对和承担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往往会很有力量感和影响力,但同时因为一直习惯了“以己之力去承担和硬扛”,他们的力量中容易带着一股内在的冰冷和生硬。内心深处容易形成一个硬壳,习惯了警觉、审视而不容易开放。
 
//第四  向内归因式回避
这类人对“向内求”的理解是“向内归因”,认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的概念。他们认为,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应该习惯性外部归因,而应该通过反思自己来让自己获得进步。
 
与此同时,因为内部归因而经常容易对自己不满意,并不断强化这样的不满意。久而久之,遇到任何问题,都会认为“我能力就是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从而给自己的懈怠和不愿付出努力提供了借口。
 
这类人通常不太自信,因为内在没有建立起在某个方面或者领域的自信心,所以更容易在遇到问题时退缩和回避。看似是“向内求”,实际上是自卑感的进一步强化。
 
这类人的典型特点是,经常自我剖析和反省,却从未有实质性的行为改变。
 
//第五  内求式认知与实际行为分离
这类人在认识上接受了“世界是心灵的外化”,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他人、改变世界。他们认识到“向内求”不仅仅是专业和思维能力的提升,还包括一个人心性的磨炼,虽然有这样的认识,却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

工作生活中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就一下子陷入到事情本身以及事情所引发的情绪当中,争论事情本身的对错与好坏。往往在事情发生过后,才会想起来,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还是经常容易跟事情的分析裹在一起。尤其是当遇到的事情“明显是对方做得不对”的时候,什么叫做“向内求”?“怎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经常是迷惑不解而无所适从的。
 
更进一步,自己还不太会操作,还没有将认知与实际行为对应上,但因为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认知,反而容易用这样的认知去质疑和指责别人,就会变成更为严重的“知行分离”。
 
//第六  内外一致的真实与在状态
这类人意识到“向内求”是对“我”的最内在建立认识,“内”是心灵的层次,不是知识逻辑的武装。工作生活中无论遇到怎样的事情、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都只是认识自己的机缘而已。只要我们的心灵有相应的种子,遇到匹配的情境就会发生对应,就会产生各种分别和偏好之类的感应和感受。
 
对于“向内求”的认识如果不能在事情发生的刹那去对应操作的话,就无法带来真正的改变。操作就需要从认识当下真实的自己开始,工作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时候,尽量保持内外一致的真实,也就是所谓的“在状态”,处理事情的时候,面对人的时候,注意力不仅关注外在的事物和人,同时还要关注自己,逐渐去认识当下的自己。感受到心动的刹那,通过吐气、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先把能量疏散掉,再去处理问题。练习要从一个一个具体的刹那开始,从行为反应模式的改变开始。
 
相对简单、直接、真实,可能会显得没那么圆融和自然,是这类人的特点。
 
//第七  从容、智慧与宽厚
这类人已经习惯了“内求”的方式面对外部世界一切的发生,并且越发的娴熟和自然。于是,无论遇到任何事情和任何人,不太能够引起他们的心灵产生大的波动,他们也不太容易跟他人发生争执。
 
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心灵的内在层次越来越深入,面对他人的时候,心灵所在的位置比对方更深。于是,他人的言行就不会触动到自己的内心。能够剥离事情外在呈现和他人的言语而看到一件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做出判断和应对,就显得越来越从容、智慧和宽厚。
 
02
在许多人的概念当中,“只要不是投机取巧、凭能力追求外在拥有”就算是“向内求”。按照这样的逻辑,对于能力越强的人而言,“急功近利”和“欲望膨胀”就越是会显得理直气壮。这其实是对“向内求”最大的误解。
 
所谓“向内求”,关键取决于我们对于“内”的认识,当下的“内”是我们对自己的“我”能够认识的最深处,而最内在的“内”则是“我”的根。真正走在“向内求”路上的人,本质上是对“我”的根的持续认识和探寻,伴随着进步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无我”。
 
无论我们对“根”有没有认识,有没有去寻找,“她”本就存在,区别只是我们知不知道、够不够得着罢了。大多时候,我们只能以当下“我”所在的位置去应对外在的世界,“我”所在的层次和“我”的强度,决定了我们能够去面对和承担的外在挑战和责任的大小。层次和强度是不同的两个维度,一个人可以通过“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担当精神和“遇事死扛”的方式来锻炼自己心灵的承受力和强度,但不一定能够提升层次。
 
通常而言,能力越强的人,“我”容易越大,内在的最深处越容易是冷的和硬的,越容易是挑剔的、审视的和不轻易相信别人的,越不容易保持内在真正的开放。因此,强度和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很可能会强化某一重“我”的存在,反而阻碍层次提升。因为,“根”一直都在,只要我们的“我”太强太硬,就会挡住我们对于“根”的连接。当然,真正能力强的人,如果有觉察的话,通常都会有过接通“超越自己的力量”的体验,就是所谓的“全神贯注、如有神助”的体验。
 
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在某个自己擅长的事情当中时,很多创意和判断会不假思索的出来,并且带着笃定,哪怕面临的决策非常复杂。这种情况下,其实我们就已经与超越“我”当下层次的更深的存在实现了连接,只是“这个更深的存在”是不是最终的“根”,还需要再验证。而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觉察,把这样的体验也当成是“我”的能力,“我”就会变得更大,这种接通的体验也会因为“我”太大而逐渐不容易发生,甚至一叶障目,出现更大的决策偏差。通常人们会把“我”太大的特征叫做骄傲,意思其实差不多。
 
从功夫上讲,越是外部承担,越需要追求内在的深入,内外在动态中始终一致,便是真正的“以德配位”。工作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时,都当做自己成长的功课而总是面对,让“外”不断的外化,与此同时,任何一次面对的过程,借助外部刺激来释放“我”所包裹的能障,完成对自己更深一重的认识和内化。能障不断散掉的过程,我们的“内”也就能够持续深入。
 
认识自己是学习的基础,由内而外的成长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