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什么才是所谓的“管理禅”?

源自:网易博客 作者:禅吧网整理

 
    禅是什么?禅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以佛家感悟人世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精华,本质就是对所有事物的一种哲学感悟。禅是管理者心灵最好的过滤器,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方法。禅在众多信息里面,不立文字,除掉庸俗的、没有用的文字,从而直指人心。我们讨论的是“管理禅”,也就是用禅宗的理念来指导和实践我们的管理工作。
 
什么是“管理”呢?
 
    按照西方人的说法,“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努力与合作而把事情完成”,也就是说,管理者需要借助他人的合作来完成工作,并达到企业的目标,这就叫做“管理”。这个定义把管理的方法、目的说得很明确,是一个很不错的定义。如果再加上一个结果——确实是有效地把事情办好了,就可以算得上十全十美了。
 
什么又是“管理禅”呢?
 
    现代企业管理,到目前为止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自习”课,是“无意识管理”,即在无理论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凭自己的感觉、经验进行管理。
 
    第二个层次是“复习”课,上升到了一定的哲学水平,进行比较理性的管理,即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理论,并能够用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实践。
 
    第三个层次是 “数学”课,进行科学的量化的管理,即以精确的数学模型来分析研究市场、生产、销售,并以此模型来指导企业的管理。
 
    第四个层次则是“心理学”课,就是禅的管理,即以禅学的深厚修养进行心的管理,也是管理的最高层次。
 
    具体地说,所谓“管理禅”,是以禅学的方法,使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由物本位的经营管理升华到人本位的经营管理,由人本位的经营管理升华到心本位的经营管理。心本位的经营管理就是由外在被动的物本位管理转化为内在自觉的心本位管理。
 
    客观的说,西方的管理奠基于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以其精确、高效、迅速的风格形成了系统管理学派,然而其弊端在于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容易陷于僵死。所以最近三十多年来又引进权变管理思路,以不同的管理方法来配合不同的管理情景,对企业进行计划、组织或控制。
 
    不过这两种管理在管理理念上都把人作为与物等同的资本来管理,是对人和人性的严重异化,所以在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之后,到目前已经陷入了十面埋伏的空前的危机状态,似乎已经走到了漫漫长路的尽头。
 
    相形之下,倒是韩国、日本的企业家们后发先至,他们充分采用中国唐宋文明创造的禅文化,大胆地将禅宗的智慧应用于管理,形成一种崭新的禅的管理模式,从而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禅,就是我们的心性,就是用心生活,为什么用心?因为用心才是根,树没有根就会枯死。心就是净土,心就是不来不去;因为我们没有发现它,所以就有来有去;因为没有觉照它,所以它就失踪了,不属于你。
 
    禅的管理就是对人性和人心双向互动的自发自觉的管理。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的管理,不能用现在的管理模式来虚拟它的样子。禅的管理并不是在“改变”上,也不是给员工增加什么东西,而是一种过滤器,将员工人性中一些不好地因素过虑掉,从而提高员工的才干,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禅的管理才是对人的本质的管理,而不是异化、扭曲、生硬的管理。
 
    企业家最重要的管理职能是战略决策与精神导向,当好一名企业精神领袖,一家企业的首席企业文化设计师,一名企业圣经的牧师,是任何有抱负的企业家永远追求的目标。禅的管理好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它具有我们人类最最本质的人性的东西,虽然柔弱,但只要有抱负的企业家倾尽心力哺育,就一定会成长为希腊神话里力大无比的安泰巨人,雄据大地。

标签:   管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