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管理和有效沟通(2)
源自:德库网 作者:网络
当你认为或者看到的东西,就是现实了,你没有看到的东西就不是现实,为什么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每个人的发展,都是用你能够看到的东西,作为现实的。其实,发生了这些多的事情,一定是在于你看到的,都是你心里想看到的东西,才会出现。
就像我小的时候,我们没有练武术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还有武术教师,当我想练的时候,就会发现,社会上有很多的武术老师。
我们发现,你要是有一个兴趣的时候,天地就突然出现一条路了,当你对这件事情没有兴趣的时候,你就会视而不见。可见,事情是由你自己的取舍而决定的。我们举一个例子,世界有一个心理大师,他是一个德国犹太人,后来二战的时候,他被送进了集中营,这样,他肯定会是死的结局啊,或者是种种的厄运会来临的。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妹妹和他的家人被送到了毒气室。
一年以后,由于经常受到折磨,他就接近崩溃了,身体极度的虚弱,全身都得了病,这样时候,不要说把他送到毒气室,如此下去就会死的。有一天他要自杀,那么当你面临他这样的状态,这个时候,还会不会出现中性的状态呢?
他在自杀的最后一刻,他想,既然希特勒可以决定他的身体的消亡,他还能决定你的精神的消亡吗?如果我的精神不随着我的肉体,自己作主,他顿悟到这里的时候,他想,我完全有一个可以自己作主的精神。从此以后,再拷问他的时候,同样面对酷刑,他在内心里面会想象很美好的东西。
同时,他有了学习的热情,他就去请教各式各样的学问,他觉得他要让自己的精神充实起来,后来,把这些理念,向他的这些难友去交流,结果,每天都跑步、做操,慢慢的他的身体就恢复了;同样在集中营里面,吃的恶劣的食物,面临恶劣的环境,由于他内心变化了,随后事情就变化了,以至于连这些狱卒,见到他都笑话他说,这个家伙将来肯定活下去,因为在所有的几千人里面,那些人都面有死相,只有他一个人红光满面,而且每天还面带微笑。果然他最后是很唯一的幸存者。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书,成了真正的心理大师。
我们从这里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启示呢?当我们面临教学问题的时候,你所认为的坏孩子的时候,你所认为不好的同事的时候,你认为他不好的时候,其实他在你的心目中,已经左右你的情绪了,在心理学上认为,这是你的选择,你选择了乐观的,就是积极的;你认为这个社会是消极,你会永远人为它是消极的,你会找任何的消极的一面去对待它。
相当于一个人,当你不爱你的丈夫的时候,你怀疑他是一个坏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满身都是让你讨厌的东西,但是,自己谈恋爱的时候,你认为他很好的时候,你会觉得你的丈夫,是天下最好的丈夫,每天都会发现他的优点,可见,每个人的幸福,就在于你自己的取舍,你能不能认识到事物是中性的,就在于你能不能突破自己,然后就能打开你的心量。
如果能认识到这点,就能够认识取舍了,其实,幸福还是在你的手中。
接着是:外在的因素与内心的安宁无关。
外在的因素就是指的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何事物和环境,不管是工作单位,就是刚才讲到的故事,它是不是和你内心的安宁是无关的,你能不能让你的内心不受它的束缚和干扰,就在于你自己,就叫做智慧。要知道聪明和智慧是有区别的,如果这个人有智慧的时候,他能够摒弃烦恼;而能想各式各样的主意和技巧的是聪明。
聪明与智慧有很大的区别,这个人学习成绩好,而只是聪明而已,不是智慧,有些人即便感到他学习很笨,只是不聪明;他的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好,就有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可以成功的都是有智慧的人,各位都是各个学校的精英,都是管理者,或者是校长或者副校长,应该懂得智慧的主要标准,就是你善于管理你的情绪,善于了却烦恼,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老受外面的环境的影响,你内心动了,你会发现你应对事物的操作能力没有了。
如果说你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你的内心很安宁的情况下,幸福永远伴随你,处理事情完了就完了,脑子里不想它了,一旦情绪上来了,你认为这个事情是坏的,就坏了,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人,他曾经担任美国钻石公司的副总裁,总裁给他一个指令,让他购买1万枚钻石,其实当时跟他说的时候是1千枚,结果他听成了1万枚。钻石,我们知道是价值连城的,当他买回去了以后,总裁说,你怎么做这样的事呢?你这样做的结果,肯定是企业要破产的,因为资金链已经到了饱和的状态,会超过能够承受的界限。如果卖不出去,压在库存里面,这个企业就会倒闭的。就大声的骂他。
而这个人,他就会取舍,他当时对自己说,我之所以采购1万枚,是因为我知道我能够把这1万枚销售出去,我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在我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只是在总裁问我的时候,我把它忘了,他这样对自己的说的。他对总裁讲的时候,他说,请给我五天的时间,我把这个主意找到。这个人就学会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任何一个领导都知道,你想对你员工责骂或者什么也好,你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当他认为不是一个坏事的时候,就让他去想办法,这个时候,这个人,他认为这个事情是中性的,他一定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去解决,可以把这1万枚销售出去的办法想出来。他没有进入消极的渠道。
如果换做是一般的人,做错了事,他会找推托的理由,就是我们很多人由于消极惯了,他们就会想,我是不是赶紧把辞职报告写好,赶紧收拾好东西,该跳槽了,很多的观念一旦形成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想到这些。那么,他不断地想得就是逃跑,结果,如果大家都不去处理这1万枚的话,这个公司就会倒闭。
而这个人因为懂得了情绪管理,他说,我千万不能这样想,如果这样,我的智慧就会往那个消极转移了,就会想怎么去逃避了,而这个时候,他想的是怎么去积极解决,面对这个事情,后来,他果然想到了怎么销售这1万枚的方法。
三天以后,他就想到了办法,按这个方案去做了,短短一个星期,顺利把1万枚钻石销售一空,以至于老板上班的第一天,拍着他的肩膀,拿着厚厚的一沓奖金给他,还说:好,你再去采购1万枚钻石。
可见,外在的因素和内心的安宁无关,它证明了我们下面的观点,压力与成就成正比。
易经中的丰卦,它的卦象就是,太阳下有一个伞,上面有一个特点,他有什么意义呢?当一个伞,能够享受阳光的恩泽的时候,面积越大,伞的下面的阴暗面就越大,这就是对一个人的成就的启示。
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一个有压力的人,证明是有成就的,不能讲,我就不想承担压力,我还不想有成就,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什么讲各位是有智慧的人呢?智慧人的特点,就是你能够在压力面前生活下去。如果生存不了,就自己来选择,就选择了逃避,结果就是从此没有成就。
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应该有这样的心里准备,或者是一个很好的领导,就应该有这样的素质,就是面对问题,解决它的能力非常强,所以,压力和成就成正比,就要知道这个伞的寓意。
第二个启示,就是上面的阳光享受的面积多大,后面的就会有义务为多少人承担这样的荫凉,这是你的责任,可见,一个人的成就,必须知道两点,就必须要知道有多大成就,就要面临多大的压力;好了,就是你想有多少受大家拥戴的程度,就要为多少人带来多少这样的恩泽。
所以,我们在强调一个人没有压力的时候,是不存在的,任何人都有压力,如果说我能不能不当这个教师,我逃避压力行不行,事实上,是不可能逃避的。因为当你把所有的问题卸掉之后,你的困惑更大的,因为你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比如提升的问题,你的工资待遇问题,统统的都下来了,你可能这样的话,压力会更大,因为你没有实力去解决了,当你有压力的时候,有相同的成就,可以用这个成就去交换,去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在压力面前是感觉不到压力的。
人生是一个完善的过程,千万不要成就当做自己的,就这么活下来了,人生是你能不能承担压力的智慧。那么,有了这种智慧,才可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提升。如果说,你要想让别人,或者让自己未来的压力越小,唯一的代价,是解决这个难题。要把自己面临的任何事情,当作人生的习题,如果不把这个习题解决了,就意味着你在这个习题上,永远毕业不了,就意味着你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永远停留在小学水平上。
当一个初中生看小学题的时候,就非常简单了,就是这样,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把问题当问题,我们看,一个大学生看高中题很简单,因为他曾经把高中题做过,做过的题,你不会当回事的,因为你已经做过了;你会发现,再面临这样问题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简单。要把压力,当做自己增长智慧的习题,这样的话,才能得到提升。
所以,情绪的管理还在于自我的发展,而不是只强调技巧,因为技巧本身,是没有用的,内心不坚强的话,怎么用这些技巧呢?内心想的就是逃跑,用什么技巧也是没有用的,相当于两个人在一起决斗的时候,不在你有没有技巧,而在于你有没有勇气,你有怕死的感觉的时候,你有多少武功,在他面前都是没有用的,会武功的就怕不怕死的。
我们曾经看到很多人,黑夜时候,人家拍他一下肩膀,动都不会动了,就是吓住了,就是没有这种抗压性。其实,一切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安宁。
很多人内心是非常浮躁的,我们有很多的自己的追求,我们发现,这些东西会干扰我们内在的安宁,安宁的本身,其实就是智慧产生的火花,古人又一句话:“知止而能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指的就是一个人智慧生长的过程,必须让他自己能够不为外在所动,就是你的心安,这样我们的大脑就会很平静。
所有的灵感的产生,都是来自于大脑安宁的状态,欲望本身是创造不了灵感的,而一定是心里安宁的时候。很多老师想到很好的办法,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在很安宁的时候,突然脑子里出现一个火花,没有说在心情很烦燥的时候出现的。一定是心里安宁的状态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种体验,就是让我们学会了内心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