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大数据真能推测人心吗

源自:禅吧网 作者:高铭


上一次讲了一个见义勇为的小故事,大概讲述的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实是有很多下意识的或者主动的选择都是由很多潜在的原因所触发的,这些原因里有部分咱们自己能够及时的发现或意识到,有一些则是根本不能在事发的一刹那自我觉察到的。

而且根据长期的自我觉知和日常观察统计,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偶尔能有所意识及时觉察到的下意识行为和自己的选择动机,往往只是日常大家无意识行为中很少的一小部分。这比例就好像这个世界也仅仅是咱们所能看到的这时空中很小的一个面。

而且因为光反射的速度问题以及咱们的生物感官系统翻译可视光后,所看到的还是有一定延迟的。最明显的情况就是大家日常所见的日月星空都是过去的景象,而且视觉系统本身接收视信号和反馈反映在大脑中也不是绝对即时的,所以这么想来这一切所见都不是绝对真实的。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这些日月星光在相中应该算是虚吧,如果外在事物所呈现的所有成相看做是虚,那么自己的内在所呈现的趋向和意识是不是就可以称之为妄,所以“凡所有相”中的“所有”二字指的也许就是身内与身外之处。

刚开始提到了咱们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或下意识行为,比如最近几年的大数据,已经悄然的走进了咱们日常的生活,用手机点外卖用APP购物,这些数据下都体现了一些咱们自己的习惯性喜好,你常看什么常买什么就会有类似的产品推送或是对应的产品宣传。

那么反过来看,如果有一个人很多很全面的数据后,这个人的下一个行为是否就可以被提前预知出来或者引导出来呢?我觉得是可以的。

举个简单常见的例子,比如与你相处时间很长的好友或伴侣或父母可以在某一天看你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知道你要干什么对吧,离开亲友家庭能不能做到呢?

如果你最近这一个月都在看一些衣服啊或者男士看手表汽车什么的,在了解产品寻找喜好,这一个多月的咱们自己的数据浏览通过整理分析就可以大致确定出咱们的选择方向,那么对应这个方向,在日常推送一些比较细致化的数据筛选后进行产品推荐,那么咱们的下一个购买或者选择行为是不是可以看成是被预测或被选择了呢?

可能吧但也不全是。

因为不够完全,数据的背后是咱们行为,行为的来源是我们思考后或为实现情感补偿带来的决定。这个决定的特点,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受情绪左右而做出的选择决定,甚至有很多这种情况咱们自己认为自己已经想的很清楚了,但实质上这个决定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或者抒发,在这个情感表达背后是一些无意识或下意识的习惯性判断,这习惯性的判断背后是心中曾经的缺失或未来向往,而在这缺失和向往之下又是什么呢,也许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也许思考本身就是一种相。似乎在这一刻,我更明白了一点什么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们内在的外在的这一次次成相,下意识的情感反应,触发了我们的选择,这些选择串联起了我们的人生,并因每个人的认知和境遇而异有所不同。每一种串联都是一个循环,里面包括了自己一次次的爱别离,众生皆有的贪嗔痴。
 

标签:   意识  大数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