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禅机 > 事业禅心 >

结构化思维

源自:职场高效学习 作者:职场高效学习法


#
认知心理学家乔治.米勒1956年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根据他对于人们短期记忆能力的定量研究结果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5-9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
《金字塔原理》的作者芭芭拉·明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会认为一同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并且会自动将这些事物按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只有金字塔结构才能同时满足大脑‘仅仅记忆7个以内的思想或概念’和‘并找出其逻辑关系’的要求。如果人们大脑中的信息能够组成一个由相互关联的金字塔组成的巨大的联合体,那么人们对于信息的记忆效率也就被放大了。”
 
概括来讲,大脑能够记忆的信息是有限的,并且会自动在信息之间建立某种关联。为了构建我们对于一个事物更加完整和清晰的认知而不受大脑信息处理数量和特质的影响,我们就需要主动地训练信息处理能力,包括放大信息记忆的数量以及主动研究信息之间关联的逻辑,并形成一种稳定的思维习惯,就是所谓的“结构化思维训练”。
 
换句话说,通过“结构化思维”的训练,能够不断放大我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使得我们能够对更为庞大和复杂的事物建立清晰的认知和判断。
 
为了更好地训练“结构化思维”,我们先对“结构”的概念做个简单的定义。结构”是一个整体内部差异化的要素构成、分布与组合方式,以及所呈现出的个体与整体的能力特征与规律。
 
换句话讲,如果一个整体由多个差异化的要素按照某种特有的方式组合,而这样的组合特征同时对个体和整体都会产生影响,那么要素之间的构成特征和呈现的规律,就是结构。
 
我们从看似散乱无序的个体要素出发,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特征和组合方式,探索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对整体的影响;或者从一个整体出发,通过层层分解研究要素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组合特征对各自以及整体的影响,就是结构化思维的核心路径和内容。前者我们简称为归纳法,后者简称为演绎分解法。
 
根据“结构”的定义,一个整体的个体要素之间通常会呈现出如下特征:
• 第一,多样化(要素的多样与丰富)。构成整体的要素是多样的,要素越丰富意味着相互之间的关系模式越多、整体的延展空间越大。
• 第二,不平衡(要素之间不平衡)。构成整体的要素通常是差异化的,因为差异而相互之间呈现出不平衡。差异越大,意味着整体的容纳力越强。
• 第三,关联性(要素之间存在相关性)。要素之间因为存在相互关联和不同形式的相互需要,才有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意义。
• 第四,变动性(结构的不稳定与变动性)。整体和个体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变化,从而导致结构的构成不是恒定的,而是动态的。
 
结构的特征源于一个整体内部要素之间的构成模式以及对个体和整体所带来的影响。
 
结构化思维是针对一个问题或事件完成对整体和个体的解构,从而清晰地整理出整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个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结构的特征完成对事件本质因素的识别,迅速解决问题。
 
——文章摘选自《心智成长》

标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京ICP备1301070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900号

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8171100126